在北京市海淀区一家击剑俱乐部的训练馆里,金属碰撞的清脆声响与孩子们的欢笑声交织在一起,十岁的李沐阳刚刚完成一组进攻动作,尽管护面下的脸庞满是汗水,但他金年会中国站的眼睛亮得惊人。“我金年会体育已经半年没拿剑了,现在终于回来了!”他兴奋地说道,不远处,北京市击剑协会副秘书长王钰正静静观察着训练场上的每一个孩子,脸上洋溢着欣慰的笑容。
“我们的使命不是培养冠军,而是守护这份快乐。”王钰在接受专访时表示,“经过漫长等待,看到孩子们重返剑道的那一刻,我更加坚定了这个信念。”
随着疫情防控政策的优化调整,北京市各类击剑训练场馆于2023年初陆续重新开放,据北京市击剑协会统计,目前全市89家注册击剑俱乐部已全部恢复运营,超过12000名青少年击剑爱好者重返训练场。
“最初两周,我们接到了大量咨询电话。”王钰回忆道,“家长们最关心的不是训练进度,而是如何让孩子安全、快乐地回归。”
为此,北京市击剑协会专门制定了《青少年击剑训练恢复指导方案》,提出了“循序渐进、趣味引导、安全优先”三大原则,协会还组织了一系列公益体验活动,帮助近2000名青少年重新熟悉剑道感觉。
“技术会生疏,但快乐不会。”王钰强调,“我们看到很多孩子第一次回到剑道时,甚至忘记了如何握剑,但他们脸上的笑容告诉我们,这份热爱从未消失。”
王钰作为北京市击剑协会副秘书长,长期致力于推广“快乐击剑”理念,她认为,击剑运动不仅是一项竞技体育,更是一种教育方式。
“击剑教会孩子们如何面对失败。”王钰解释说,“每一次交锋都是一次决策,成功或失败都能带来成长,这种体验对孩子的心理建设非常重要。”
数据显示,北京市青少年击剑参与率近年来持续上升,截至2023年底,全市接受系统击剑训练的青少年已达3.5万人,较五年前增长了两倍多,更值得注意的是,这些学员中只有不到10%参与专业竞技训练,绝大多数都是以培养兴趣、锻炼身体为目的。
“这正体现了体育教育的本质。”王钰说,“我们不应该用专业运动员的标准来要求每一个孩子,重要的是让他们享受运动带来的快乐,培养终身锻炼的习惯。”
朝阳区某小学的体育教师张静告诉记者:“我们学校引入了击剑兴趣课后,最明显的变化是孩子们更加自信了,特别是那些平时不太参与团体运动的学生,在击剑项目中找到了展示自己的方式。”
为确保孩子们安全、快乐地回归训练,北京市各击剑俱乐部采取了一系列创新措施。
在海淀区的一家击剑中心,记者看到了专门为返校学员设计的“渐进式训练计划”,前两周以游戏和基础动作为主,训练强度控制在平时的50%左右;第三周开始逐步增加技术训练比重;一个月后才恢复到正常训练强度。
“我们不会立即让孩子们进行高强度对抗。”该中心教练刘伟表示,“首先是通过各种游戏让他们重新熟悉剑感,找回运动乐趣。”

协会还推广了“亲子击剑”活动,让家长与孩子一起踏上剑道,王钰认为这不仅增强了亲子关系,也让家长更理解击剑运动的价值。
“看到家长和孩子互相致敬、交锋,然后一起开怀大笑,这就是体育最美好的样子。”王钰说。
2023年,北京市击剑协会推出了“智慧击剑”平台,利用科技手段提升训练趣味性,该平台通过传感器和AI技术,实时记录和分析学员的动作数据,并以游戏化的方式提供反馈。
“孩子们可以看到自己的动作得分,就像玩游戏通关一样。”王钰演示了一套系统,“这让训练变得更有趣,也更容易坚持。”
在西城区的一家击剑馆,十二岁的学员陈子轩向记者展示了他的训练数据:“看,这是我今天的反应速度得分,比上周提高了0.2秒!我下次要突破0.3秒。”
这种科技与体育的结合尤其受到年轻学员的欢迎,据统计,使用该平台的学员训练坚持率提高了25%,动作准确度平均提升18%。
随着2024年巴黎奥运会临近,击剑运动受到越来越多关注,但王钰强调,协会的工作重点仍然是推广大众击剑,特别是青少年击剑教育。
“奥运会是展示击剑魅力的窗口,但我们的根基在于每一个普通孩子。”王钰说,“当看到一个内向的孩子通过击剑变得开朗,一个缺乏毅力的孩子学会坚持,这种成就感比任何奖牌都珍贵。”
北京市体育局近期发布的数据显示,2023年北京市青少年体育技能培训中,击剑已成为增长最快的项目之一,同比增长34%。

王钰表示,协会2025年将继续推进“击剑进校园”项目,计划让击剑课程进入更多中小学校园,还将举办更多面向普通爱好者的赛事活动,降低参与门槛。
“我们正在设计一种新的赛事体系,不需要专业装备,用基础动作就能参与。”王钰透露,“目的是让更多孩子体验击剑的乐趣,而不受设备、场地限制。”
在采访即将结束时,王钰带着记者观看了一群初学孩子的训练课,孩子们穿着略显宽大的防护服,动作稚嫩却格外认真,每当成功击中目标,他们都会兴奋地跳起来庆祝。
“这些瞬间提醒我们体育的真正价值。”王钰动情地说,“过去几年的困难时期让我们更加珍惜能够自由运动的时光,看到孩子们重回剑道,享受运动快乐,这就是我们工作的最大意义。”
她最后表示:“击剑不仅是一项运动,更是一种生活态度,它教会我们尊重对手、面对挑战、优雅地接受结果,这些品质将伴随孩子们一生,远比比赛成绩重要。”
夜幕降临,训练馆的灯光依然明亮,剑道上的身影来回移动,金属碰撞声如同节奏明快的乐曲,每个孩子都在寻找自己的节奏,享受着重回剑道的简单快乐,而王钰和她的团队,则继续守护着这份快乐,让更多孩子能够在剑道上书写自己的故事。